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工作进度
本研究按申请书的任务目标计划及课题设计开展研究。分别于2013年3月、5月在南京、北京组织召开了专家咨询和开题报告,根据专家的建议,结合课题组前期资料数据收集整理的成果,特别是课题组在多次赴漳河上游管理局、太湖流域管理局、山西、河北、河南、江西、甘肃等相关市县的实地调研所获得的大量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认真研究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总课题的研究任务,细化了各个子课题的研究内容及任务分工。课题按原定计划进展顺利,已经取得了部分理论研究成果及相关政策建议。发表学术论文43篇(含4篇录用待刊),调研报告2项(拟投成果要报),出版专着2部,申请受理发表专利2项,软件着作权2项,培养学生10余名。
具体执行情况及课题进展如下:
子题一 《中国水资源管理的历史与现实思考》执行情况及进展
根据子题一设计内容,自立项以来已开展下列内容研究:结合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及对水资源的需求,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水短缺、水污染等问题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分析中国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归纳不同水资源管理模式下管理方法、治理结构等方面的特征,找出中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治理理念、管理技术、制度创新角度分析梳理中国水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通过对中国历史上重大水治理事件的分析,揭示中国治水思想的演变;立足于中国国情和水情,回顾和总结中国水资源管理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和实践经验,提炼对当前及未来水资源管理具有借鉴意义的治水启示。
子题二 《面向转型时期的国家水资源管理需求》执行情况及进展
根据子题二设计内容,已开展下列内容研究:(1)分析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范畴重点研究农业、工业、服务业、城市化、人口及科技进步对水资源影响的范围与程度,如工业用水和城镇生活用水量、排污量的快速增长,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粗放型及转型期的工业发展模式、产业布局对水资源供给及水生态环境的压力;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也大幅度增加,人口压力及用水行为方式造成水资源供给、水生态的危机与失衡状态;(2)主要展开水资源对经济社会活动影响分析,以漳河上游流域、太湖流域为例重点研究水短缺、水污染及水资源管理方式对经济活动影响,如水量短缺对种植结构、产业结构影响;水污染对粮食安全、产业结构的影响;(3)通过对漳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太湖流域水污染情况分析,总结水资源供需矛盾、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利益冲突问题和执行缺失问题,并展开详细分析。
子题叁《保障经济、生态和国家安全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执行情况及进展
围绕子题叁任务书内容,已开展下列内容研究:(1)揭示中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演变规律,梳理中国现行水资源管理的政策体系,对造成现存的政策冲突、政策缝隙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现阶段水资源行政管理中存在的法治化程度较低、规范性不足、多龙治水、权责不清、多元利益冲突、制度贯彻落实难等问题;(2)从水资源管理特征和管理需求入手,梳理我国水资源管理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东阳义乌水权交易案给出水资源管理法制方面的对策建议;(3)探讨水资源行政管理的协作机制,即在水资源管理的法制化治理约束下,考察水资源管理中多利益主体交互关系及适应性行为规律,探讨多利益主体行为下水资源管理利益冲突的合作与协调优化,分别从横向部门间协作和纵向科层体系间协作展开水资源行政管理的协作机制设计研究;(4)初步探索了水资源行政管理的决策机制,重点是在可持续发展压力--状态--响应(笔厂搁)分析框架下,刻画不同情景下水资源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上述内容是在有关水资源管理机构协助下,对水利部、部分流域管理机构、相关省水利厅和环保厅等实地调研基础上展开分析的。
子课题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准市场培育及经济调节机制》执行情况及进展
根据子题三设计内容,已开展下列内容研究:(1)收集整理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准市场培育、水价形成机制、水资源使用权流转机制、生态共建共享机制、水资源管理投融资机制和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有关的文献资料,包括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发达国家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等。(2)赴相关部门了解情况,收集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数据,掌握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3)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准市场培育进行初步研究,在分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准市场内涵的基础上,科学界定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准市场概念及内涵,研究交易成本理论,为探究准市场运行特征和运行条件奠定基础。对水权和排污权的由来和交易内涵进行初步研究,确定培育水权和排污权所有权市场的研究重点,包括加强研究、加强试点、加强立法等等。(4)对水价形成机制进行探讨,阐述资源性产物及其价格的概念,对资源性产物价格改革的历程进行梳理,借鉴成品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物价格改革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我国水资源费的征收现状、征收原则、征收办法,提出规范我国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的几点建议;对我国供水价格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城市供水价格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城市供水价格问题的思路与对策。(5)总结我国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结合发达国家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农业生态补偿进行重点研究,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补偿政策和方式, 提出我国实行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趋势,探索建立生态共建共享机制,在分析生态共建共享机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初步确定生态共建共享机制框架。(6)对我国水资源管理投融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资源管理投融资模式进行研究,总结经验,为建立健全我国水资源管理投融资机制提供参考。
子课题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能力建设》执行情况及进展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本子题的总体研究目标是“构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能力建设框架,研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执行机制、监管机制、自我完善机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能力建设框架构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执行、监管、完善过程的落实问题。”经分析,构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能力建设框架的难点在于如何定义并协调“制度设计、执行、监管、完善”之间的关系,其关键又在于执行力的形成与管理绩效考核。据此,(1)项目组确定了“以广泛调查研究为基础,以分析研究信息技术在形成或提升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能力为抓手,初步探讨现行制度、政策和机构在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2)分析信息技术在构成和提升监管及绩效考核能力方面的意义与作用,为构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能力建设框架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3)依据国务院发布了《对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并发布《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考核办法》),对全国7大流域管理机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三条红线” 的指标分解情况、考核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完成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政策执行强度调研分析报告”,提出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需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资源自然禀赋、利用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政策,进一步提高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治理力度,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健全政策法规和社会监督机制。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调研数据和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运用情况
(1)相关学术文献资料的收集,存储容量达几百G。围绕课题研究内容,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IEEE、Springer Link、EBSCO、Elsevier等在内的数十种中外文数据库及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平台,搜集、整理了大量以期刊为主的相关学术文献资料;仇蕾、陈军飞、陈艳萍、许叶军、张婕、陶蕾等多名项目组成员在国外开展合作研究(9个月-1年),收集国外相关水资源管理制度法律法规、政策等文献资料。在这些文献资料分类整理的基础上,项目组重点开展了各子课题的基础性研究,对中国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从理论研究上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和总结。
(2)多次赴漳河、太湖、鄱阳湖流域及相关省市地区展开调研和交流座谈会,获取大量相关资料和数据。① 漳河流域的调研,围绕“漳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的水量初始冲突与分配”的主题,多次赴漳河流域上游山西、河北境内各大水系及主要水库进行了实地调研,搜集到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对漳河上游用水现状及水资源供需情势有了直观的了解。② 太湖流域的调研,围绕“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的主题,项目组成员赴太湖流域无锡地区展开调研,搜集、整理了大量水资源管理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细则、标准及报告等详细资料,以及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相关数据。③ 鄱阳湖流域的调研,围绕“鄱阳湖水量分配和水权制度建设、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能力建设”的主题,项目组成员赴江西省水利厅、江西省宜春市水利局、江西省萍乡市水务局、云南省水利厅和甘肃省水利厅等三省两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与主管领导个别交流、现场考查等方式,就现行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机构、人员、经费、效果和预期及现有水资源监管能力等,特别是“三条红线”执行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讨论与交流,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对各调研单位的现状与发展诉求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④ 相关水资源疑难案件实例资料的获取,项目组成员李义松作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环境法学院专家,还参加该组织的学术活动,获得相关第一手资料。项目组成员所在的河海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与无锡市中院环保庭(全国第二、江苏首家),以太湖蓝藻事件为契机联合攻关,共同研究和处理水资源疑难案件。迄今已处理一批影响较大的相关案件;同时展开案例讨论和研究,既服务于疑难案件的处理,也总结和提升其中蕴含的一般规则及法理问题,以促进中国水资源法制之完善。在这些文献资料和调研数据分类整理的基础上,项目组重点开展了各子课题的基础性研究,对中国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从实践应用上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和总结。
学术会议与学术交流
① 学术会议交流20余人次。2013年1月3~4日,项目负责人王慧敏教授赴香港参加The 4th POMS-HK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做了题为“A Lexicographic Quota Model for Allocating Initial Discharge Permits for Industrial Source Points in a Lake Basin: A Case Study for Lake Tai in Jiangsu, China”学术报告;2013年6月3~7日,项目负责人王慧敏教授赴德国参加了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做了题为“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Trans-boundary Water Conflict Evolution Based on Individual Belief-adjusting”的学术报告;2013年11月2~3日,王慧敏教授在北京参加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论坛,就水资源管理制度跟与会人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2014年6月7日,王慧敏教授第九届长三角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协作网会议,做了题为“长三角城市化发展与洪涝孕灾环境关系的思考”的大会报告。课题组相关成员分别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 Science and Computational Engineering、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大会和水利政策法制研究与培训中心第一次、第二次理事会,并做了交流发言。其中,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大会中获得了优秀论文一等奖。
② 项目报告会与交流讨论多次。2013年3月17日,项目组在河海大学组织召开了一次专家咨询会;2013年5月25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组织召开了项目开题报告会;项目组成员与国内专家杨得瑞(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陈明忠(水利部水资源司)、罗尖(太湖流域管理局)、郭立山(辽宁省水利厅)等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此外,项目组内部每两周开展一次学术沙龙。
③ 课题组成员参加了2014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第一期培训班。并参与组建了“水利政策法制研究与培训中心”,以该机构为平台,赴国家相关部门了解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相关情况,收集水资源政策法制相关数据,掌握第一手材料。以“水利政策法制研究与培训中心”为平台,围绕“保障经济、生态和国家安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法治化治理成果及问题”,进行推介及交流。
国际合作与交流
就“水资源冲突管理”的主题,分别邀请了加拿大Waterloo 大学的Keith Hipel和方黎平教授来校交流访问,并有博士生黄晶、褚钰、孙冬营3人次分赴University of Bristol、University of Windsor等著名学府就这一主题展开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就“水污染跨界合作治理”的主题,分别邀请加拿大Windsor大学的李武教授、香港科技大学齐向彤教授来校交流访问,并有项目组成员刘钢赴加拿大University of Windsor就这一主题展开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就“水污染排放政策影响及公众参与行为研究”的主题,邀请了荷兰UNESCO-IHE大学Van Dijk教授来校交流访问,并有项目组成员仇蕾赴荷兰UNESCO-IHE Institute for Water Education就这一主题展开为期一年的合作研究。此外,就项目其他相关主题,项目组成员还与国外专家J. Christopher Westland(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Jatinder (Jeet) N. D. Gupta(University of Alabama in Huntsville)、John Goddard(Bangor University)等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组成员陈军飞、许叶军分别赴澳大利亚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CSIRO)、美国Alabama University in Huntsville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访问。
叁、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1)项目启动开题报告和研讨会
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保障经济、生态和国家安全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研究任务,推进该项研究有序、有效的展开,本项目在王慧敏教授带领下分别在北京和南京举办两次项目专家研讨会及一次项目中期成果咨询会。
① 2012年12月,以河海大学王慧敏教授为首席专家申报的“保障经济、生态和国家安全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获得果冻九一制片厂国产重大项目批准立项。2013年3月17日,课题组在南京市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行了专家研讨会,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徐之顺主任、江苏省水利厅叶健总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杨桂山所长、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孙金华副院长、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童星教授、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宪辰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兵教授、南京大学法学院吴卫星副教授、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陈喜副院长、河海大学社科处史安娜处长等专家出席了会议。与会专家对该课题研究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给与充分肯定,并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徐之顺主任,从果冻九一制片厂国产重大项目课题管理的角度,对项目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要求。
② 在专家研讨会的基础上,2013年5月25日,课题组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了开题报告会,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程国强秘书长、水利部水资源司陈明忠司长、水利部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蔡阳党委书记(副局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陈敏建副总工程师、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王冠军副主任等六位专家,河海大学社科处处长史安娜教授、项目首席专家、河海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王慧敏教授、河海大学公司管理学院吴凤平院长、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艾萍教授等课题组核心成员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河海大学社科处处长史安娜教授主持,并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她指出该课题的一大特色就是围绕国家重大水问题需求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期望课题组不仅能够圆满完成各项研究指标,而且在解决国家重大水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方面探索出新经验。项目首席专家、河海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王慧敏教授就课题研究方案及已研究进展向评审专家进行了汇报,主要包括立项背景、学术思想、总体框架、思路与方法、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预期目标与成果、研究进度及人员安排等方面。在专家评议环节中,评审专家表示,《保障经济、生态和国家安全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对于促进水利科学、管理科学、经济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亟需的智力支持。在评议的基础上,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视角新颖、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论证深入、具有针对性,研究方案可行。同时,也希望课题组注意具体研究中的可操作性及完备性;做好理论研究向政策咨询的成果转化,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聚焦核心问题,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针对性。最后,与会评审专家一致同意《保障经济、生态和国家安全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课题通过开题。
最后,项目首席专家王慧敏教授代表课题组作总结发言,并对果冻九一制片厂国产委、评审专家、与会专家对此课题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她说,课题组凝聚河海大学管理科学、经济科学、水利科学、信息科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多学科优势力量,并且得到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水利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等协作单位的大力支持,将力争理论突破和实践应用有机结合,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课题任务。
该项成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创新水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践》在教育部简报得以宣传,并在全国哲学规划办公室网站上也有宣传。
③ 2014年6月22日,项目组在南昌组织召开了该项研究的专题成果对于《鄱阳湖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的汇报及专家咨询验收会。会议聘请了南昌大学胡振鹏教授、傅春教授、江西省水利厅总工张文捷教高、江西省水利厅副巡视员谭国良教高、南昌工程学院科研处处长王锋教授、江西省水文局副局长李国文教高、南昌工程学院水利学院副院长桂发亮教授,江西省水利厅及课题组的部分成员参加了会议。与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的研究工作总结汇报,对项目成果给予肯定,认为“该项目建立了鄱阳湖流域水量初始配置水资源调度水资源监控和水资源二次配置及多维补偿等关键技术,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前瞻性。该项目研究成果为鄱阳湖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对于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具有重要实用价值”。最后专家结合项目的目标给出了下一步在江西省及全国进行应用推广的建议。
(2)项目研究成果刊发在《中国环境报》。
2014年1月28日,中国环境报上刊发了王慧敏教授执笔的《走出流域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困境》一文,该文指出造成我国当前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问题主要原因包括:监管不到位,多龙治水;多度依赖行政手段,市场和公众参与不足,缺乏跨行政区的合作机制和补偿机制;流域水污染治理不能做发了制度间不协调、重要法律制度缺失及执法问题。面对上述治理困境,该文提出以下观点及建议:① 水量和水质是水资源的两个基本属性,统一于水资源的使用价值,二者应统一管理,有利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② 建议设立流域水环境治理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流域管理机构、地方政府与社会公众等共同构成的联系会议组织委员会;③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提出是水资源环境保护的具体体现。应通过以红线倒逼的考核方式,对各级主管部门进行工作评估,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水环境改善绩效。
(3)项目研究成果《水污染控制的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获得水利部科技委委员刘国纬教授的书评。
2014年,《水科学进展》杂志(2014,25(3):466)刊登了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刘国纬教授(水利部科技委委员)署名文章“水污染控制管理的新视角与新理论——评《水污染控制的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该文指出《水污染控制的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一书是建立在新的视角——面对准公共物品的政府功能定位,具有新的理念——多主体合作博弈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准市场环境下的物权交易理论等,通过制度和政策实施达到水污染控制目标。该项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具有显着的理论意义及很强的实践价值。同时,该成果以题《该用什么样的机制治污?》也刊登在2014年4月10日《中国环境报》上。
(4)项目研究成果向《成果要报》投稿情况说明。
王慧敏、佟金萍撰写的《如何破解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短板”问题》将投稿《成果要报》,该文针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体制短板、协调短板和执行短板等问题展开分析,并给出补齐这些“短板”的政策建议。
王慧敏,刘钢撰写的《如何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异步同驱发展》将投稿《成果要报》,该文针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定位不合理、区域发展搭便车、环保与发展冲突等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基于环保与发展双重目标下的异步同驱发展模式,以期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促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研究心得一:调研深度、广度还需进一步加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项目组成员多次分赴漳河、太湖、鄱阳湖等多个水系和地区展开了实地的调研,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后期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调研的单位还太少,对水利部相关机构、流域机构、和区县及以下水利部门的调研还没能开展,特别是对环保等相关部门还难以开展相应的调研工作,此外,由于某些区域的水资源管理部门存在部分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监控及实施能力不足、信息化建设滞后等状况,导致项目组对研究政策集成的决策机制所需资料采集难度加大。调研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下一阶段需要跟流域机构加强合作和交流,对部分重要的水系和地区还需多次深入调研,更多的获取相关调研资料和更好的了解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此外,实地调研资料和相关数据的获取主要在合作机构获取的,而由此发生的调研费用目前还无法在数据采集费用这一项中支付,导致发生差旅费不足而数据采集费用无法支出的现象。
研究心得二:研究内容由“点”到“面”的集成和推广较难,还需进一步攻坚克难。本项目目前是以典型流域某个典型地区的水资源管理为主要对象展开研究,如漳河流域上游108公里段的水资源冲突问题、太湖流域两省一市跨界水污染合作治理的问题、鄱阳湖水量分配制度的问题,这些“点”上的研究,后期要把这些“点”上的研究延伸、集成到“面”上的研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和普适性的我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后期还需进一步攻坚克难,解决这个难题。
研究心得叁:项目组织管理与协调还需进一步加强。项目分为五个子课题,研究内容多、参与人员多,任务重,时间短,前期围绕五个子课题,在项目组成员的努力下,各子课题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经费的合理使用与规划、各子课题研究进度的协调性、各子课题研究内容的衔接等,这些问题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下一阶段,项目组需要定期集中讨论与交流,汇报子课题进展,及时解决项目组研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一) 代表性成果介绍
本项研究围绕课题总体设计内容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43篇(含4篇录用待刊),调研报告2项(拟投成果要报),出版专着2部,申请受理发表专利2项,软件着作权2项,培养学生10余名。下面主要针对代表性成果进行介绍。
子课题一代表性成果介绍
子题一主要研究中国水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与经验。该子课已开展下列研究:
(1)开展了水资源管理与经济、生态、国家安全关系研究,回顾了水资源管理发展历程与治水思想演变,总结国外水资源管理的成果经验与借鉴,已形成研究报告。
(2)结合太湖流域实地调研,分析太湖流域环境与污染治理现状及困境,提出了跨行政水污染治理困境需从准入、投入和监管等方面进行突破。该项研究主要观点如下:(1)水量和水质是水资源的两个基本属性,应统一管理,才有利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2)建议设立流域水环境治理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流域管理机构、地方政府与社会公众等共同构成的联系会议组织委员会;(3)应通过以红线倒逼的考核方式,对各级主管部门进行工作评估,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水环境改善绩效。该研究成果于2014年1月18日刊登在《中国环境报》上,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3)针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水功能区纳污限制红线,结合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现状,从外源控制、内源治理以及调水引流3个方面总结了自2007年太湖发生无锡供水危机事件以来,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途径与阶段性成效。针对未来水环境改善面临的关键问题:入湖污染物总量仍远超湖体的纳污能力,蓝藻生物量仍居高不下,沿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难度很大。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创新与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建议,对指导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得到太湖流域管理部门的高度认可。
子课题一代表性成果见成果列表1-4项,部分成果已形成研究报告。
子课题二代表性成果介绍
子题二主要结合太湖流域、漳河流域、鄱阳湖流域等流域(区域)水资源管理的实际,分析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主要分析用水总量控制的管理需求和用水效率控制的管理需求,这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前提和基础。现有成果也多围绕漳河流域和鄱阳湖流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关系展开基础性分析,主要成果如下:
(1)分析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侧重研究水资源管理政策对社会经济及区域发展脆弱性影响及变化,通过构建水资源颁骋贰模型模拟水资源适应对策情景下区域经济、社会等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每项政策的影响都具有多样性和传导性;提高水资源要素价格、减少用水补贴和推动技术进步均能提高用水效率、控制经济社会发展用水总量,从而通过减少水资源开发利用对自然系统的压力,提高人类经济社会的适应能力。进行政策选择时应该慎重考虑各种政策的影响和政策的可操作性,将农业作为重点节水行业,并长期大力推广节水技术。这些结论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江西省目前正在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方案落实,本文研究成果得到江西省水利厅、江西水利水电科学院的关注和认可。
(2)主要探讨跨界水污染现状及合作治理问题。借鉴图模型方法,选取太湖流域跨界水污染冲突的江浙边界和杭绍边界两个实例,分析跨界水污染冲突问题。结果表明,中央政府同时采取激励策略与控制策略、江苏省采取部分削减污染物排放策略和浙江省采取沟通协调策略是一种最稳定状态;且杭州和绍兴采取联合治污、两地排污公司服从管理不偷排污染物成为最终稳定状态。本文得到太湖流域管理局的认可和关注。
(3)展开跨界水资源冲突管理研究,即在跨边界区的用水总量控制问题。漳河流域是我国水事纠纷比较突出的地区之一。借鉴图模型(骋惭颁搁)方法分析漳河流域水资源冲突问题。冲突演化分析表明在漳河上游管理局的协调下,下游河南、河北两省以适当的价格与上游山西进行水资源交易能够是冲突最终演化为一个双赢的局面,有利于漳河水资源冲突的解决。该文研究成果已受到漳河上游管理局的关注和认可。
(4)从用水效率红线管理角度探讨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① 全国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东、中、西部呈递减格局,且西部显著低于东中部。② 年降水量、农产物开放度、灌溉费等对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影响比较显著,可以通过制度相关政策来提高整体的农业用水效益。
子课题二代表性成果见成果列表5-16项,部分成果已形成研究报告。
子课题叁代表性成果介绍
子题叁侧重研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体制构建上,探讨管理体制、法制化治理及组织机制设计等问题。现有研究成果对政府行为政策、执行力的法律问题、公众参与机制等展开初步探讨,提出合作管理、云管理模式等。主要成果如下:
(1)分析管理体制或管理政策对水资源管理中涉水主体行为决策影响,探索政府与市场在用水总量控制中的作用。以漳河流域为例,研究表明:政府调整初次分配水价和水权价格对解决漳河流域水资源冲突是有效的,政府应提高冲突主体的政策执行度,缓解当地水资源冲突。该文引起了漳河上游管理局的关注,并被多次引用。
(2)着重开展水污染控制管理问题研究。紧密结合太湖流域水污染实际,引入了多主体合作管理理念,运用合作博弈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方法,展开水污染控制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研究,并以江苏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放交易为例进行应用研究。该研究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管理模式、管理体制的构建提供很好的理论基础,同时该书在在《水科学进展》杂志(2014,25(3):466)和《中国环境报》上都刊登有书评。
(3)探讨公众参与在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运作机制。引入云管理理念,云管理模式为化解公众参与管理的诸多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云管理理念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管理模式更具效率和活力,构建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云管理模式的内容体系及现实路径。
(4)探讨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中法制化治理问题研究。主要从东阳义乌“水交易”案切入探讨我国跨地区调水法律问题,在梳理相关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对有关概念进行辨析,综合分析这种“交易”的法律性质,并对新时期下我国跨地区调水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包括:将水权概念在法律上确立;严格政府的法律责任;完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将水量调配的权利收归更高一级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协调地区间调水纠纷。
子课题叁代表性成果见成果列表17-26项,部分成果已形成研究报告。
子课题四代表性成果介绍
子题四主要探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准市场环境培育及经济调节机制完善问题。主要成果如下:
(1)引入信贷、委托代理等市场经济调节手段,探讨市场经济调节机制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作用情况。研究发现:采用绿色信贷政策和政府奖惩政策,可使得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控制效果更为明显。
(2)引入期权等金融调节手段,探讨水资源配置的期权交易及定价情况。研究表明:当采用了节水灌溉技术有水资源节余的农业用水户通过购买水期权所获得的净收益大于零时,将有助于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3)探讨水权流转机制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结合新疆哈密地区水权转让实例,分析适应性治理下行动主体(工业和农业)在水权转让中的行动选择规律,发掘促进主体行动概率改善的影响因素,形成水资源适应性治理的学习规则,并在学习规则指导下进行的适应性的政策调整,更好地促进水权转让实现和持续。
子课题四代表性成果见成果列表27-34项,部分成果已形成研究报告。
子课题五代表性成果介绍
子题五主要探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能力建设问题,包括执行能力、监管能力和自我完善机制。现有研究成果则多侧重于研究监管能力建设上,包括水资源管理的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体系研究、监管能力评估等方面。主要成果如下:
(1)探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绩效考核问题。该成果从水污染管理角度破题,分析水污染治理下政府考核机制问题,提出应从考核的分配公平维度、程序公平维度和互动公平维度来构建合理的生态文明环保政绩考核机制,并提高生态文明指标在政府政绩考核中的权重;构建合理的生态文明环保政绩奖惩机制,该机制与地方政府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挂钩,也与官员的个人利益、地方政府利益和部门利益、政府组织的整体利益挂钩;建立公司排污行为奖惩机制,包括对公司超标排放的处罚和对积极实行减排技术创新、清洁生产公司的奖励,制定合理的排污费的收取标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减排成本;提高政府环境保护工作能力,降低政府的治污工程成本和管理成本。
(2)展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监管信息技术研究工作,重点研究了水利数据中心、水利大数据分析、数据仓库和物联网等技术及其应用于支撑水资源监管,内容基本涵盖了水利数据中心发展的趋势分析、最新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及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种支持大数据处理的水利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强调了水利数据中心作为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资源监管与绩效考核基础支持平台的意义与作用,为将水利数据中心纳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能力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
(3)调研分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出台后,全国各地的配套执行政策情况。结论:经济发达的地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往往较为积极;资源丰富区域用水效率不高、经济发达区域用水效率最高;政策执行力度强区域主要为自身发展依托于水资源保护区域或者区域一把手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
子课题五代表性成果见成果列表35-49项,并形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政策执行强度调研分析报告》
(二) 阶段性成果清单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 |
成果 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 刊发或出版时间 |
字数 |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
1 |
流域跨行政区水污染如何走出治理 困境 |
王慧敏,孙冬营,王圣 |
论文 |
环境保护,2013,41(19):32-36 |
6200 |
颁厂厂颁滨,并刊登在《中国环境报》 |
2 |
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现状、问题及 对策 |
陆桂华,张建华 |
论文 |
水资源保护,2014.3 |
4500 |
中文核心 |
3 |
流域水资源冲突的原因分析及政策 建议 |
王慧敏,褚钰,佟金萍,刘高峰等 |
调研 报告 |
|
2063 |
|
4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水资源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
姬生才,何海,吴志勇 |
论文 |
水资源保护,录用待刊 |
8400 |
中文核心 |
5 |
水资源适应对策影响分析与模拟 |
李昌彦,王慧敏等 |
论文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3):145-155 |
8000 |
CSSCI |
6 |
基于颁骋贰模型的水资源政策模拟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
李昌彦,王慧敏,佟金萍等 |
论文 |
资源科学,2014,36(1):0084-0093 |
8200 |
CSSCI |
7 |
气候变化下水资源适应性系统脆弱性评价-以鄱阳湖流域为例 |
李昌彦,王慧敏,佟金萍 |
论文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22(2):172-181 |
15000 |
CSSCI 被引用7次 |
8 |
基于图模型的流域跨界水污染冲研究 |
孙冬营,王慧敏,牛文娟 |
论文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4):455-461 |
7800 |
CSSCI |
9 |
个体差异和群体领袖下跨界农民用水冲突的集体选择 |
牛文娟,唐 凡,王慧敏等 |
论文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录用待刊) |
10000 |
CSSCI |
10 |
中国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佟金萍,马剑锋,王慧敏等 |
论文 |
经济问题,2014,(6):101-106 |
8200 |
CSSCI |
11 |
Distance-based consensus models for fuzzy and multiplicative preference relations |
Xu Yejun, Li Kevin W., Wang Huimin |
论文 |
Information Sciences 2013,253:56-73 |
16500字符 |
SCI/EI 影响因子3.643 |
12 |
基于区间直觉模糊集的水资源配置群决策研究 |
娄帅,王慧敏,牛文娟,许叶军 |
论文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3):319-327 |
13500 |
CSSCI |
13 |
Weak transitivity of interval-valued relations, |
Xu Yejun, Wang Huimin, Yu Dejian |
论文 |
Knowledge-Based Systems 2014,63:24-32 |
22000 字符 |
SCI/EI 影响因子4.104 |
14 |
A distance-based aggregation approach for group decision making with interval preferencer orderings |
Xu Yejun, Wang Huimin, Yu Dejian
|
论文 |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14,72:178-186 |
20000 字符 |
SCI/EI 影响因子1.516 |
15 |
基于免疫遗传算法水资源配置多阶段群决策优化模型 |
娄帅,王慧敏,牛文娟等 |
论文 |
资源科学 2013,35(3):569-577 |
13500 |
CSSCI 被引用1次 |
16 |
Systems methodology for resolving water conflicts: The Zhanghe River water allocation dispute in China |
Chu Y., Fang, L., Hipel, K.W.,Wang H |
论文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已录用待发 |
24700 字符 |
SSCI |
17 |
水污染控制的管理理论方法及应用 |
王慧敏,仇蕾,刘钢 |
着作 |
科学出版社,2013.11 |
314千字 |
《水科学进展》刊登书评 |
18 |
论云管理理念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管理创新 |
胡震云,张玮,陈晨 |
论文 |
江海学刊,2013,(6):215-220 |
8000 |
CSSCI |
19 |
气候变化下淮河流域水资源适应性管理初探 |
刘尚,仇蕾,王慧敏 |
论文 |
江西水利科技,2013,39(2 ):100-105 |
9000 |
|
20 |
漳河流域水资源冲突政策影响机制 模拟 |
于荣,王慧敏,牛文娟等 |
论文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4):1067-1075 |
9200 |
EI/CSSCI |
21 |
基于蚕厂滨惭算法的水资源管理决策过程模拟研究 |
娄帅,王慧敏,牛文娟等 |
论文 |
系统工程 2013,(12):18-29 |
16000 |
CSSCI |
22 |
Some methods to deal with unacceptable incomplete 2-tuple fuzzy linguistic preference relations in group decision making |
Xu Yejun, Ma Feng, Tao Feifei, Wang Huimin |
论文 |
Knowledge-Based Systems 2014,56:179-190
|
26400 字符 |
SCI/EI 影响因子4.104 |
23 |
The ordinal consistency of an incomplete reciprocal preference relation |
Yejun Xu, Jatinder N.D. Gupta c, |
论文 |
Fuzzy Sets and Systems 2014,246:62-77 |
35000 字符 |
SCI |
24 |
我国跨地区调水法律问题初探——从东阳义乌“水交易”案切入 |
李义松,鞠海兵 |
论文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4,29(1):28-31 |
5800 |
|
25 |
破解生态难题: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 生成研究 |
李义松 |
论文 |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大会 |
7300 |
优秀论文一等奖,引用17次 |
26 |
国际气候适应制度进程及其展望 |
陶蕾 |
论文 |
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2-60 |
9800 |
CSSCI |
27 |
基于微分博弈的绿色信贷与水污染控制反馈策略研究 |
胡震云,陈晨,张玮 |
论文 |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6):100-111 |
7480 |
CSSCI |
28 |
Grey Decision -making Method Based on Evidence Theory to Optimize Schemes of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
F. P. Wu, L. N. Zhang, L. P. Feng and P. Jia |
论文 |
The Open Cybernetics & Systemics Journal,2013.9 |
26723 (字符) |
EI |
29 |
基于委托代理绿色信贷激励机制研究 |
胡震云,李培政 |
论文 |
求索,2013,(8):24-26 |
6800 |
CSSCI |
30 |
The Motivation and Restriction Mechanisms of Emission Trading in the Tai Lake Basin |
L.Qiu,.S.Zhao, H.M.Wang |
论文 |
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and Building Material III 2013, vol 831: 299-303 |
16500 字符 |
EI |
31 |
南水北调东线水期权交易及其定价 模型研究 |
周进梅,吴凤平 |
论文 |
水资源保护,录用,拟刊于2014(7) |
5016 |
中文核心 |
32 |
气候变化下适应性治理的学习模式 研究 |
邓敏,王慧敏 |
论文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4,34(1):215-222 |
8320 |
EI/CSSCI |
33 |
The 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 of Basin Initial Water Rights Allocation by Integrating Water Quantity and Water Quality |
Xiaoyuan Wu , Qinghua Pang , Yuer Chen |
论文 |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4,Vols.926-930,4385-4389 |
11200 字符 |
EI |
34 |
水污染治理的微分博弈及策略研究 |
胡震云,陈晨,王慧敏 |
论文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5):93-101 |
7400 |
CSSCI |
35 |
一种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时间分配 方法 |
方彦舒,艾萍,牟萍 |
论文 |
水电能源科学,2013,31(8):42-46 |
4100 |
中文核心 |
36 |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政策执行强度分析 |
王慧敏、刘钢、仇蕾等 |
调研 报告 |
|
12052 |
|
37 |
一种支持大数据的水利数据中心基础框架 |
莫荣强,艾萍,吴礼福等 |
论文 |
水利信息化, 2013,6(3):16-20 |
4079 |
|
38 |
水利数据中心的理念与技术 |
艾萍,李观义 |
着作 |
长江出版社 2013.12 |
409千字 |
|
39 |
水利数据中心技术标准与行政规章框架及其应用 |
舒强,岳兆新,艾萍 |
论文 |
水利信息化 2014,4(2):1-4 |
3298 |
|
40 |
一种基于贰笔颁的水利对象标识与编码方法 |
岳兆新,艾萍等 |
专利 |
申请号201410089045.0 |
4237 |
|
41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利场景分析模型及方法 |
岳兆新,艾萍等 |
专利 |
申请号 201410090575.7 |
6955 |
|
42 |
水利数据仓库系统管理软件痴1.0 |
岳兆新,艾萍等 |
软件着作权 |
证书号2013厂搁141473 |
|
|
43 |
水利数据中心应用服务平台系统管理软件痴1.0 |
岳兆新,艾萍等 |
软件着作权 |
证书号2013厂搁141510 |
|
|
44 |
基于改进模糊物元分析法的区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评价 |
杨阳,方国华,黄显峰等 |
论文 |
水资源保护(已录用) |
7500 |
中文核心 |
45 |
近期全国水利信息化研究与实践成果综述 |
艾萍,岳兆新 |
论文 |
水利信息化 2013.10(5):1-4 |
5450 |
|
46 |
广东省水利数据中心应用效果分析 |
杨帆,冯鹏,岳兆新,艾萍 |
论文 |
水利信息化, 2014,4(2):20-23 |
4441 |
|
47 |
基于 SPSS 的主成分分析法的水利信息化评估 |
王沙沙,艾萍 |
论文 |
信息技术, 2014(3):9-12 |
3675 |
科技核心 |
48 |
基于惭补苍苍-碍别苍诲补濒濒法的水温时间序列检验 |
艾萍,吴军斓,王雪娇等 |
论文 |
水利水电技术 2014(2):10-12 |
3578 |
中文核心 |
49 |
A Framework for Processing Water Resources Big Data and Application |
Ping Ai, Zhao-Xin Yue |
论文 |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Vols.519-520,3-8 |
2492 |
EI |